
我從來沒有划過龍舟
在今年夏天以前
每年邊吃粽子邊看電視新聞一閃而過的龍舟畫面
總是告訴自己這輩子要來參加一次龍舟賽
沒想到今年竟然展現了鋼鐵般的意志
從本人有限的朋友圈中
成功地煽動21名熱血朋友
(連三個來自泰國、蒙古的外籍學生都拉下海)
以土豆人讀書會之名報名了台北國際龍舟賽
五月份開始網路報名時
第一次看到舵手這個詞兒
當時以為這個角色約莫是個站在船頭指揮方向但一滴汗都不必流的卒仔
過沒幾天去體育處開籌備會議時
卻發現主辦單位一直強調
即使全隊都是軟腳蝦也沒關係
重點是舵手一定要是合格的
『什麼是“合格”的舵手?』
臨時被指派當舵手又錯過舵手訓練營的賢夫問道
問得好!
慌亂之中我趕緊google舵手到底是什麼厲害的大尾
從幾張模糊的圖片中
一一扣除用猜也猜得出來的奪槳手、鼓手、槳手
最後我以無比的信心指認
舵手必定是那個孤單坐在船尾、槳特別大根的人
接下來的問題是
翻遍了囊括大約100條精確、鐵腕式的取消比賽資格條例
(凡丟棄或掉落競賽器材者、未依規定水道划行、隊員落跳水情事者.......)
偏偏就是找不到合格舵手的操作型定義
保險起見
趕快預約賽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六(6/5)去練習

那是個陰雨濛濛但是涼爽宜人的早上
在場的教練們聽到我們從來沒划過龍舟
舵手也沒受過訓練
臉上都是那種"夭壽喔~"的複雜表情
不過在我們乖巧又溫順的懇求下
還是勉為其難地教大家划槳動作
並且派了一個台語流利的教練坐在賢夫旁邊跟船指導
當天本隊表現可圈可點
除了想到哪裡就可以到哪裡之外
速度甚至可以激起少許肉眼可見的浪花
練習完畢我內心充滿平安的回家
心想比賽當天就這樣順順地划
哪有什麼困難的?

結果
我錯了
6/11那天中午
大家提早兩個小時集合
集合場地人聲鼎沸
放眼望去
盡是那種大約前天剛從海軍陸戰隊退伍的猛男
穿著緊到不能再緊的運動衣晃來晃去
不過我們沒有因此而喪志
特別商請攀岩過的隊友
以高難度、除了舌頭沒拉到筋之外、每一條上半身的肌肉都伸展到的暖身操
來展示我們不容小覷的柔軟度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可以上船了
我雖然練習時是槳手
但在阿爸的勸阻之下
答應今天從良改為運動激烈度極低的鼓手
但站在船頭看著隊友們拿著槳的預備動作是如此的劃一
我的心充滿感動
澎湃又激昂揮舞著鼓棒請大家聽鼓聲喊口號
『往前!! 嘿~嘿~嘿.....』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過了10秒鐘
我發現我們的船頭以不可思議的大角度快速向右轉
眼看著其他三隻隊伍紛紛朝著起點站前進
我們的船卻好像下定決心要轉頭遠離這一切的塵囂
我當下立刻請左翼的隊友先不划
右翼的隊友用力划來調整方向
一邊跟坐在後頭用力掌舵的賢夫隔空喊話
請他指示應變方針

不幸的是
船就好像喝醉酒的蛇
在漫長的十分鐘內
不斷表演前進50公分、右轉45度、倒退40公分、左轉30度等以上四種不同排列組合的特技
起點的工作人員用大手勢發了瘋似地不斷跟我們揮舞
其他三個隊伍的人大概也準備要泡茶打發時間了
我看著大家脹紅著困惑又慌張的臉
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努力地划
偏偏這船就是無法直線前進
說實話
真的很想笑
但為了怕士氣瓦解
我很用力咬著嘴唇不要笑出來
繼續用顫抖的鼓聲鼓勵大夥用力划、用力划
大概過了一世紀那麼久
我們終於很狼狽地抵達起點
乖乖地被拉進第二水道的位置
這時狗子跟阿傑說他們已經手痠了
可惜比賽都還沒開始
儘管如此
我們還是很開心終於能開始划比賽水道了
槍一響
大家整齊地下槳用力划
船的速度非常驚人
一切都發生的如此快
連我都嚇到了
首先,我們的船堅決地全速右偏衝入隔壁水道
兇猛地朝第一水道的龍舟撞過去
幸好就在下一秒鐘平安地擦尾而過
沒把人家的龍舟撞破一個洞
但是閃過了這個危機
右轉的命運並沒有從此化解
因為再下一秒鐘
我們很尷尬地發現船已經衝出了第一水道的界限
像枚轉彎的子彈
義無反顧地朝著岸邊衝過去
這下只好趕快喊停
因為再右轉下去
我們很可能會回到剛剛的起點
當一旁待命的阿伯開著馬達驅動竹筏
把我們的船拖回停泊處時
奪標手恬恬爬上了龍頭
以優美流暢的姿勢伸出右手作勢奪標
這個舉動
讓如此悲壯淒涼的一刻
突然間幻化成綺麗的夢境
大家開始笑了出來

這也是我想紀錄這次脫線龍舟賽的原因
或許明年還會參加
(一定要認真地練習!)
但無論如何
今年的笑聲
不會忘記~

2010/6/11 台北國際龍舟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