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桃園縣武嶺橋下、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在2009年2月20日遭到桃園縣政府以位於行水區、違反水利法為由強制拆除。這個已存在30年以上的阿美族部落瞬間變成廢墟,成為繼台北縣三鶯部落之後,又一個遭到公權力壓迫的都市原住民部落。縣政府雖祭出水利法認定原住民違法,但對於「行水區」的認定標準和其所需提出的水利勘查報告卻一再打迷糊仗。而另一個台面上的拆遷理由,即是要修建沿河單車道,因此違法部落的存在有礙工程進行及美觀。(~摘自王舜薇報導)
就在拆除的前一天,2月19日,這些平均年紀60歲以上的族人才剛到行政院落髮抗議,並向行政院原民會陳情。副主委收了陳情書,表示在7日內與桃園縣政府協調,協調或召開說明會前不會將部落拆除。
定下一顆心,他們回家時想著,政府會照顧人民的,就像精美的宣傳手冊上那位穿著原住民傳統服飾、掛著笑臉的朱立倫縣長所說的:『別讓你的權利睡著了!』。是故,當隔天破曉水務處的科長帶著警察、兩台怪手來依法行事時,巨大的荒謬感跟憤怒讓爾後睡在帳篷裡的每個夜晚,變得漫長且感傷。
2月24日,拆除後第四天,桃園縣府終於「想到」安置計畫了。安置計畫由桃園縣原民處跟族人協調,一共有兩個方案:其一,免費住在桃園縣原住民會館一年;其二,提供每個人一個月3,000元的租屋補助一年。部落牧師張進財指出,如果住原住民會館,一來現在的東西沒地方放,一年以後也還是沒有地方去,沙烏瓦知部落裡的人大多沒有在上班、沒有收入,年紀大了在河邊種種菜、水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就算政府補助一個月3,000元,還是沒有辦法租房子。
第5天,無家可歸的族人,還是暫時棲身在部落旁的河濱公園中,期間大溪鎮公所來「關心」過兩次,要求族人不能睡在公園裡,因為這裡是讓人來運動、休閒的。怎麼辦呢? 只好回到部落,把原來一間沒有完全被毀的廁所,修了一下;洗澡則把原來的水管接到一個地方,勉強可以洗;吃飯現在中、晚兩餐大家一起吃,輪流煮飯,一天輪兩戶,米用大家的錢一起買,菜則是看輪到誰,誰想辦法;睡覺的帳篷已經有關心的民眾送過去。
「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 我們不是應該要互相照顧嗎? 為什麼要拆我的房子? 為什麼要讓我這麼難過? 為什麼要讓我哭呢 ?」,撒屋瓦知部落的長老,用哭泣的聲音說。
「為什麼是我? 」翻著上周日牧師送給大家的新書,我忍不住想像,長老的問題,該用什麼方式去尋找答案。
於是,上個星期天下午,我們幾個人坐著福音車來到部落。遠遠地聽到歌聲,從藍白色的塑膠雨棚下傳出來,那是原住民的招牌敬拜詩歌,『一切歌頌讚美,都歸我主我的神……』。張牧師安排了短短的聚會,讓我們跟部落的族人認識,也說明的事件始末,還有未來的重建計畫。
「我們後來才知道,這一片地一直是沒有地號的,感謝主,有幾位有愛心的律師,願意替我們去爭取,看能不能讓我們合法地重建家園。」瘦削且頂著小平頭的張牧師興奮地說。「如果順利,我們想要先把高低不平的地整平,再蓋一棟一棟的房子,讓它看起來很漂亮、很整齊」。他指著離舊家園約有十來公尺的一片平緩坡地,原來的位置,就讓給自行車道去吧。
『為什麼是我? 』,答案,現在無人能答。
即便如此,將來有沒有可能,當他們再次回想所經歷過的這些苦難時,仍然記得上帝的愛不曾遠離,且差遣了許多好撒瑪利亞人,來到他們中間,作他們的鄰舍。
『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裏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
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路加福音10章33-37節
撒烏瓦知部落的重建,仍需要各界的協助,懇請一同聲援,謝謝!
募款帳戶:郵政劃撥01091870 戶名 張進財
敬請附註:重建基金專款,或是:生活支助,以便部落分項登帳。
臨時物資郵寄地址:桃園縣大溪鎮瑞興里一號 5F之ㄧ(瑞興國宅)
聯絡人:張牧師(0917205415)若聯絡不到,請寄信到sanyings@gmail.com留下聯絡方式。
撒烏瓦知部落網址http://support-sanying.blogspot.com/
1 則留言:
怎麼有這麼不合理的事發生
政府真的是讓人心寒
謝謝妳讓我知道這個訊息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