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射頻電磁波與男性不孕症

拜工作所賜

三不五時就要去找找國際期刊有沒有新的電磁場(波)研究可以參考

還要幫國健局翻譯整理摘要

這是這個月找到的paper

調查射頻電磁波(手機、雷達這些都是射頻)跟男性不孕症有沒有關係?

結果怎麼樣呢?

賣個關子

答案就在下面

*************************************************

發表於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8) 23:369-377

電子期刊網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tl562443346h18j5/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風險中心協助翻譯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許多國家開始面臨生育力下降的現象,然而造成此一現象的機制非常複雜,牽涉到社會因素、行為因素、生物因素等。研究指出,過去半世紀以來男性精液 品質顯著下降應與生育力降低脫不了關係,在眾多可能會造成精液品質下降的環境因素中,非游離性輻射被認為是其中一種可能的因子,特別是頻率介於100kHz~300GHz的射頻電磁場,其來源包括雷達、手機、廣播導航通訊系統等。

以挪威皇家海軍為例,因工作環境使然,他們經常暴露於船艦上的雷達電磁波下,過去曾有研究發現,這些海軍當中有部份人員的生殖健康狀況不佳,懷疑與射頻電磁波暴露有關。因此本研究將調查這些海軍的電磁波暴露是否與不孕症或子嗣性別比例有關。

二、方法

根據軍方聘僱名單,本橫斷性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以問卷調查方式向所有現役挪威皇家海軍,以及1950-20029月間服役超過16個月以上的退役軍人寄發問卷進行調查。

問卷中有關電磁波暴露的題目有:1)是否曾離高頻天線不到10公尺的距離工作?2)是否曾離通訊器材不到3公尺的距離工作?3)是否曾離雷達不到5公 尺的距離工作?為了控制其他與不孕症有關的干擾因素,受試者也需回答是否曾接觸到有機溶劑、油漆、焊接、瓦斯切割、鉛等暴露,並分別就海軍服役時、其他工 作場所、及休閒時間等三種不同環境下來分別填答,其他個人習慣如抽煙、飲酒等也都於問卷中一併調查,以利分析資料時能控制上述干擾因素。

不孕症則以『曾經嘗試受孕超過一年卻沒有成功』並且『無生育子女(非自願性地)』的狀況來決定。育有子嗣者,則需記錄在服役一年後才生的子女之出生年份與性別。

三、結果與討論

回覆問卷者共有10,497名,大約1/4的受試者回答未曾接受到電磁波暴露,這些人則被歸為對照組。研究發現,約有22%的受試者自述曾『高度』或『極高度』暴露在高頻天線電磁波中,而他們有不孕症的比例也較高。以logistic regression迴歸分析結果來看,在控制了年齡、抽煙、飲酒、其他環境暴露(如有機溶劑、油漆、焊接、瓦斯切割、鉛等)的影響後,極高度暴露於天線電磁波者得到不孕症的勝算比是對照組的1.86倍(95%信賴區間:1.46-2.37),高度暴露者為1.93倍(95%信賴區間:1.55-2.40),中度暴露者為1.52倍(95%信賴區間:1.25-1.84),低度暴露者為1.39倍(95%信賴區間:1.15-1.68)。

區分各年齡層來看,可觀察到暴露與不孕症盛行率存在一顯著線性相關,亦即電磁場暴露程度較高者得到不孕症的盛行率也較高。

至於子嗣性別比例,本研究分析18,625名子女的性別比例後,發現曾高度暴露於高頻天線與通訊器材者,其生男孩的比例顯著較低(約佔所有子女之47.648.8%

1999Irgens 等人曾調查365對不孕夫婦中的健康狀況[1],結果發現曾有職業性電磁場暴露的男性(如焊接工、電器技術人員),其精液品質均較差。另有研究比較31名長期有職業性短波暴露者(頻率為10,000-3600MHz)與對照組後,發現前者的精子品質顯著較差[2]。其他相關研究也曾發現將男性精液暴露在900MHz的手機電磁波環境之後,其精子活動力顯著較未暴露組差[3],或是習慣將手機放在離睪丸很近的男性使用者,其精蟲活動力與濃度均較對照組低[4]

目前提出幾種解釋射頻電磁波與人類生殖能力下降的猜測如下:電磁波可能會影響細胞膜的活性或細胞組成,也有可能是因為改變了睪丸的褪黑激素濃度,或是破壞生殖道的DNA等等。至於子嗣性別比例的失衡,一般推測與賀爾蒙有關,例如有研究發現若男性暴露到射頻電磁波,其睪丸素(testosterone)/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的比例會降低[5]

1Irgens A, Kruger K, Ulstein M. The effect of male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infertile couples in Norway. J Occup Environ Med. 1999;41:1116-20.

2: Lancranjan I, Maicanescu M, Rafaila E et al. Donadic function in workmen with long-term exposure to microwaves. Health Phys. 1975;29:381-3.

3. Erogul O, Oztas E, Yildirim I, et al.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a cellular phone on human sperm motility: an in vitro study. Arch Med Res. 2006;37:840-3.

4: Kilgallon SJ. Simmons LW. Image content influences men’s semen quality. Biol Lett. 2005;1:253-5.

5: Grajewski B, Clinton C. Schrader SM, et al. Semen quality and hormone levels among radiofrequency heater operators. J Occup Environ Med. 2000;42:993-100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