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翻出了以前寫的雜文
有些事在腦海裡至今仍栩栩如生
當年主打詼諧路線
那是一個20多歲喜歡哈哈大笑的女孩
選擇性留下的回憶
****************************
( 寫於2002/4/3)
星期三的下午回校拿東西
沒多久5級左右的地震就來了
在14樓的高度跟台北市民共襄盛舉大致上是一個愉快的回憶
不過真正精彩的並不是這個
『學妹你怎麼了?』
實驗室一個學妹手指滴著血走進來
圍過去一看
Jesus!
食指的中關節背面有個2公分左右的割傷
傷口隱約可見銀色的肌腱
凶器原來是廁所的門鎖
這下也無法報仇
我們先幫她用碘酒消毒止血然後開始討論要到哪裡看醫生
很不幸的
台大醫院就在旁邊的這個事實成為整個決策的最大挑戰
首先 這個傷口看樣子至少得縫兩針
如果去掛門診
等排到號肉都長出來了
如果去急診外科
因為沒有大量失血或休克
百分之兩百的機率是由intern練習
如果要走到附近的醫院又有一段距離
簡直比聯考猜題還要賭運氣
就在花了大約一世紀的時間思考之後
學妹終於決定抱著必死的決心
去 急 診 外 科
我陪學妹一踏進剛整修過
光可鑑人且門禁森嚴的急診部後
馬上迷失方向
就在闖入了所有不該闖入的觀察室、留置室、診間後
終於順利地掛了號
並以550元的重金表達我們對教學醫院無比的信心
走進外科
一位戴著眼鏡大約是大七的實習醫生很溫文的接過掛號單
在詢問過一位看起來是住院醫師的意見之後
確定要逢兩針
但是
當我們發現他對診間所有設備的熟悉度基本上跟路人沒什麼兩樣時
(消毒紗布在哪裡?麻醉針在哪裡?線在哪裡?
手術床的側台怎麼裝才不會掉下來?)
連本來不害怕的學妹都開始緊張起來
(在此必須先聲名敝人對教學醫院實習制度的支持向來不曾動搖
畢竟自己也曾經歷在物理治療當實習治療師的歲月
雖然很菜但終究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如果所有的醫護人員在唸完書後可以不經實習菜鳥的階段而獨當一面
那我就可以去開波音747了)
不過大家都聽過恐懼是會傳染的理論
臨床實習時如果你的手會抖
病人也會跟著你抖
而這個intern縫合過程
客觀來說是一場娛樂性很高的手術
像魚鉤一樣的針在學妹的手指上少說穿了四趟
每一回的刺入---穿出都彷彿是在他意料之外突然發生的
(每次好不容易刺進去後我跟他都會嚇一跳)
打結的過程他至少要用鎳子夾住空氣四次以後才能順利的夾住線
雖然不斷的淋上麻藥
但是學妹越來越痛
表情開始扭曲起來
看了鐘時間已經半個小時過去了
如果是心臟血管手術的縫合
差不多這時血也流乾了
好不容易他停下來
把臉湊進傷口端詳
學妹虛弱的問是不是好了
『呃~~好像還要再縫一針…..』
『喔不會吧~』剎時學妹原本伸在半空中握著衛生紙的手摔下來
我用混雜著同情與想笑的表情拍拍她
學妹只是喃喃地說『不會吧 不會吧….』
幸好這位有愛心的intern後來改口說不用縫了
並且以含混不清的說法跟學妹解釋她覺得不止被縫兩針的印象
乃是某種數學上的計算錯誤所導致
手術後是由一位看來十分老練的護士以某種神奇的道具
在十秒鐘之內完成無懈可擊的包紮
我們跟intern都佩服不已
讓她高興的不行
牽著臉色蒼白的學妹走出外科部沒多久
(學妹一直不斷地搖頭:『這….這….我的天…..我以後…..我以後…..再也不要….來…..』)
intern先生追過來要她回去補打一根破傷風的針
然後極有禮貌的為我們說明拆線換藥的注意事項
這件浩大的食指割傷縫合術
也終於劃下句點
不管怎麼樣
希望學妹傷口趕快好
也希望這個intern以後變成很強的醫生
也是春假的一種過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