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謊言背後的真相:駁斥工商團體不實廣告內容

轉載某個參與公平稅改聯盟朋友寄來的新聞稿

稅改聯盟與台北大學財政學系黃世鑫教授25日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目前在電視上大量播送的三則減稅廣告內容逐一舉證反駁。稅改聯盟強烈反對工商團體這種將國際比較的數據斷章取義,對減稅與經濟發展的論述加以扭曲,近乎對人民洗腦的宣傳方式,將於近日內動員團體至行政院公平會檢舉廣告不實!
稅改聯盟對於七大工商團體仗恃其財富,以斷章取義、扭曲事實的廣告向全民施壓、洗腦的惡劣作為感到強烈不齒。更呼籲願意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家如張忠謀董事長等人,應該挺身出來說誠實話,而不是放任工商團體幹部唯利是圖的操作似是而非的理論,繼續在全民面前演出「難看的吃相」,進而擴大貧富階級的對立!
近日工商團體砸下鉅資,於電子媒體大量購買廣告時段,宣傳減稅的好處。這三則廣告用簡單的視覺效果,又引用國際比較數據、政治名人及經濟大師的話來增加說服力。但他們沒有說清楚的是:
一、花大錢買廣告宣傳「減稅」,他們要減的是「有錢人」的稅!
七大工商團體在賦改會施壓的主軸是遺產與贈與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的降低。依照現行法令,目前只有5%的人會被課到遺產稅,免稅和扣除的部分加總高達1300萬。請問我們有這麼多的遺產可以給子女繼承嗎?但是,適用50%最高邊際稅率的有錢人,在2007年課徵件數只有183件,課徵稅額卻高達109億,足足是遺產稅總額的一半!有錢人的子女可以不勞而獲,光是起跑點就超前我們的子女不知多遠,辛苦一輩子都跟不上,這樣的社會公平嗎?
況且現在「用錢賺錢」證券交易所得和土地交易所得等資本利得不課稅,有錢人還享受各項投資抵減及境外免稅,遺產稅從中逃漏了,應先堵住這些避稅漏洞,才是稅改重點。冒然降低稅率或取消,只是讓富人免除繳稅責任與義務。
而工商團體的這些舉動也正好應驗了股神巴菲特所講的:「富人增加所得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求減稅」此外,他更笑說:「富人們不會因為較高的所得稅率,就決定罷工而把錢放在床底下,他們還是會去投資」。這些話皆一針見血地揭露出有錢人的心理真相,讓有錢人無法再以似是而非的理由作為掩飾其逐利動機的藉口。

二、減稅帶來的經濟成長還是有錢人整碗捧去,我們還是眼睜睜看著貧富差距擴大!
如果洗腦廣告中低稅率才能發展經濟的說法成立,那免稅天堂的維京群島、開曼群島,不就是經濟成長率世界第一的國家?免稅天堂這麼好,有錢人為什麼不通通搬去住,還要留在台灣?而高稅率的瑞典等北歐國家,又如何培養出世界知名的VOLVO汽車、NOKIA手機、IKEA家具等企業,並且讓人民享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與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三、低稅率不能保證我們不會失業,資本家更不可能承諾就業機會增加!
美國老布希時代以減稅刺激經濟,承諾增加1500萬個新工作機會,結果反而新增了1400萬個失業人口,就業率由64%降至62%。而台灣的經驗也很慘痛,1992年以前就業率58.4%,經歷促產、兩稅合一等兩次大減稅之後,2006年就業率跌到55.7%。都是減稅未能增加工作機會的印證。
四、減稅政策就像吸鴉片,短期刺激經濟快速成長,長期則經濟衰退國債高築!
廣告中不斷強調要跟香港、新加坡等亞洲鄰國比,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也唱和說:我們比不上先進國家,「不要好高騖遠去打大聯盟」、「先有國際競爭力才講公平性」!但是他們沒有告訴我們,在營利事業所得稅方面,台灣因為不當的優惠減免,實質稅率不足13%,比香港17.5%、新加坡18%都要來得低。如果不堵住漏洞,繼續降低名目稅率到工商團體要求的17%,恐怕實質稅率會低到10%以下。還有,香港是只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沒有國防、外交等支出;而新加坡的規模只是一個城市,嚴格說來更是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集權國家,廣告也故意忘了講,新加坡五等分位所得的貧富差距12.9倍,所得不均程度超過台灣二倍以上,二者的減稅措施真的值得台灣全盤接受嗎?
而行政院各財經部會首長,繼7月23日和財團鉅富們早餐會之後,8月14日連午餐也吃過了,但是一般人民不滿的心聲,你們在杯觥交錯之間聽到了嗎?

沒有留言: